匠心逐梦 | 智能制造学子张立杭——深耕移动应用开发,以技逐梦世赛舞台
(通讯员 段世娇)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的传统选拔项目,移动应用开发对选手的技术整合与创新能力提出极高要求。智能制造学院参赛选手张立杭深知此项赛事的分量,自备赛以来,他以“深耕细作”的态度钻研技术,以“全力以赴”的决心冲击赛场,在代码与界面的世界里书写着技能追梦的故事。
移动应用开发需围绕需求文档完成从架构设计到功能落地的全流程工作——划分功能模块、规划数据库、制定API接口规范,再用主流开发语言与框架实现界面设计、业务逻辑开发及后端服务调用,每一步都考验着选手的专业功底。而赛事涵盖的App原型设计(平板端)、App界面实现(手机端)、App功能开发(应用开发、游戏开发、AI编程)五大模块,更要求选手全面精通多场景开发技能。
备赛期间,张立杭的训练日程被代码与设计填满。为攻克App原型设计,他反复研究优秀设计案例,在平板端打磨界面布局与交互逻辑,力求每一处细节都兼具吸引力与实用性;面对手机端界面实现,他对像素精度严格把控,逐行调试代码以确保界面适配不同机型;针对应用开发、游戏开发与AI编程三大功能模块,他更是废寝忘食——白天钻研业务逻辑编写,深夜调试游戏引擎参数,遇到AI接口调用难题时,便抱着专业书籍啃到凌晨,还主动联系行业导师请教技术瓶颈,将每一次训练都当作实战演练。“移动开发容不得半点马虎,一行代码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性能。”这是张立杭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日复一日坚守的准则。
比赛当日,面对来自各地的顶尖选手,张立杭沉着应战。在App原型设计环节,他快速梳理需求,凭借扎实的设计功底在平板端高效完成原型搭建;界面实现环节,他熟练运用开发框架,让手机端界面既美观又流畅;功能开发环节,无论是应用的业务逻辑串联、游戏的场景渲染优化,还是AI功能的接口调试,他都有条不紊地推进。当其他选手因复杂功能陷入卡顿,张立杭始终保持节奏,灵活运用赛前积累的技术经验,逐一突破任务难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与良好的竞技心态。
从备赛时的日夜深耕,到赛场上的从容比拼,张立杭的身影不仅是个人逐梦的写照,更折射出智能制造学子对技能的执着、对卓越的追求。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每一位像张立杭这样的选手,都是技术创新的实践者、技能强国的推动者。他们以代码为笔、以热爱为墨,在移动应用开发的领域不断探索,既为自己的青春书写精彩,也为我国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未来,相信会有更多青年学子以技能为翼,在逐梦之路上乘风破浪,绽放属于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光彩。
初 审:林安桐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