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逐梦|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王兴悦——夜以继日砺技能,勇闯美容项目国赛
(通讯员 段世娇)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美容(世赛)赛项开赛,我校医药学院参赛选手王兴悦,以 “昼练手法、夜研技艺” 的拼搏姿态,全力攻克面部护理、化妆、美甲等多领域技能难关。从面部护理的细腻手法到光电仪器的精准操作,她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中打磨技艺,用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守,书写着冲击国赛的信心与决心,誓要在美容赛项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昼练手法
美容赛项对手法的细腻度、精准度要求极高,尤其是面部护理与身体护理环节,每一个动作的力度、角度都直接影响服务效果。为练出 “稳、准、柔” 的专业手法,王兴悦将白天的训练时间精确到分钟,每天清晨 7 点准时出现在实训教室,直到晚上 9 点才结束训练,一天 14 个小时的高强度练习成为常态。
在面部护理训练中,为精准把控按摩力度,她找来不同肤质的模拟皮肤模型,反复练习清洁、补水、按摩等整套流程,每一个手法都要重复上千次。初期训练时,由于手腕力度控制不当,她的手背常常酸痛到抬不起来,晚上睡觉连握拳都困难,但第二天依旧准时出现在实训教室,只是手上多了一副护腕。“面部护理讲究‘轻而不浮、重而不压’,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让手法形成肌肉记忆,在服务时自然贴合顾客需求。” 王兴悦说。为提升身体护理的按摩技巧,她主动向专业老师请教穴位知识,在自己身上标记穴位位置,反复练习推、拿、按、揉等手法,甚至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学按摩,收集反馈不断调整力度,如今她的按摩手法不仅能有效缓解疲劳,还能根据顾客身体状况精准适配力度,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夜研技艺
除了实操手法,美容赛项还考验选手的审美创意与技术运用能力,化妆、美甲、光电仪器操作等环节都需要不断钻研创新。每天结束白天的手法训练后,王兴悦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回到宿舍继续 “充电”,常常挑灯学习到凌晨。
在化妆训练中,为应对不同场合的妆容需求,她收集了上百组国内外时尚妆容案例,分析妆容色彩搭配、造型设计逻辑,还自制 “妆容灵感本”,记录不同脸型、肤色对应的妆容技巧。一次为模拟 “晚宴华丽妆容”,她因对眼妆亮片的叠加层次把握不准,反复修改了 10 余次,直到凌晨 1 点才满意,第二天带着黑眼圈依旧坚持训练。美甲环节需要极强的创意与精细度,她常常在网上搜集最新美甲流行趋势,尝试将花卉、几何等元素融入设计,为提升手绘精度,她用细头笔在甲片上反复练习线条勾勒,有时一个图案就要练习数十遍,手指被画笔磨得发红也不放弃。对于光电仪器操作,她更是不敢懈怠,利用夜晚时间反复研读仪器说明书,观看专业操作视频,将仪器参数设置、操作流程熟记于心,还主动向学校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请教实操技巧,确保每一次操作都精准规范。
无惧艰辛
备赛过程中,艰辛与挑战无处不在,但王兴悦始终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长时间的训练让她的双手布满老茧,手腕也时常酸痛,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遇到技术难题时,她会主动梳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不轻言放弃。
有一次,在进行皮肤分析与光电仪器结合的模拟训练时,她因对皮肤问题判断不准,导致仪器参数设置不当,训练效果不佳。面对挫折,她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梳理皮肤分析知识,查阅大量皮肤病例资料,还向医药学院的专业老师请教皮肤病理知识,经过一周的专项学习与训练,终于能够准确判断皮肤问题并合理设置仪器参数。“备赛的苦和累都是暂时的,想到能站在国赛舞台上展现自己,为学校争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王兴悦眼神坚定地说。如今,她的实训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容工具、甲片、化妆品,墙上贴满了妆容设计图、仪器操作流程表,这些都成为她夜以继日训练的见证。
随着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临近,她用夜以继日的坚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朝着国赛目标全力冲刺。我们坚信,这位在美容领域不断拼搏的姑娘,必将在大赛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吉林职业技术学院赢得荣誉。
初 审:林安桐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师生合影

备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