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023年11月22日

吉职动态

吉职新闻

首页 >> 吉职动态 >> 吉职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清音励行,匠心筑梦”清华学子励志报告会走进吉林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员 杨月)7月4日上午,“清音励行,匠心筑梦——清华大学学子励志报告会”在吉林职业技术学院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吉林龙井实践支队队长谢如意同学、清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李可同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卢衍航同学受我校人文学院邀请,分别结合AI技术应用与个人成长经历,为吉职学子带来一场关于突破自我边界、拥抱技术变革的生动分享。活动吸引了近200名师生参与,现场反响热烈。

面对边境学子最关注的“AI职业替代焦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吉林龙井实践支队队长谢如意给出犀利回应:“别怕!AI永远无法复制人类的审美与热爱——这才是新时代匠心的真谛!”她以设计专业实战经验,演示如何将机械的AI设计图优化为有温度的手绘作品,并分享三大破局心法。一是用精准场景指令替代模糊要求,二是以人工优化破除“AI味”,三是聚焦20%创造性劳动。“当AI替你完成80%基础工作,你便能用匠心雕琢真正的价值。”

“我曾用美工刀在手臂留下伤痕,试图用疼痛麻痹对自己的厌恶——但今天,这些伤疤成了我的勋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二学生李可的开场自述瞬间攥紧全场人心。她坦言自己曾是盲目冲刺的生物竞赛生,因天赋不足导致学业崩盘,高三成绩跌至谷底;抑郁休学期间,她在散步与观影的“空白期”中学会倾听内心,领悟到“暂停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清晰地重生”。最终以22岁“高龄”退学逐梦美术,凭借破釜沉舟的勇气考入清华。她道“人生的牢笼从不是学历或年龄,而是那句自我否定的‘我不配’!”

即将步入吉林大学的准博士生卢衍航,娓娓道来她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支教的故事,在面对拼音零基础的学生,她耐心教学,记录同学们的进步。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从不会拼写,到能流利书写,卢衍航用行动证明,知识的力量能跨越山海,点亮孩子们的未来,而这支教一年的经历,她表示可以受用一生,鼓励吉职学子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报告会尾声的“跳蚤实验”视频更是引发深思,跳蚤因玻璃盖限制最终放弃跳跃。谢如意握拳呼吁全场,最坚固的牢笼,从来不是资源匮乏,而是心里那句“我不敢”!愿吉职的晨光遇见清华的星火,我们一起击碎头顶的玻璃盖!

清华学子带来的不仅是AI技术前沿,更是破除心魔的精神火种。此次宣讲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支队在吉林龙井的重要实践,两校将共建“边境青年AI创新工坊”,让破界精神在长白山脚下扎根生长。期待两校持续深化合作,助力我校学子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初 审:孙 畅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图片

报告会现场

图片

报告会现场

图片

报告会现场

图片

报告会现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