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2025年学术会在延吉召开 我校专家作主题报告
(通讯员 刘洋)11 月 1 日至 2 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朝医药分会承办的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 在吉林延吉隆重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王志勇,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天慕,延边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郑权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 18 个省(区、市)的 300 余名朝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临床骨干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计。我校医药学院院长祖秉忠教授、金明玉教授受邀出席,并作大会主题报告。
开幕式上,王志勇会长指出,朝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要瑰宝,已构建起以 “四象医学” 为核心、诊疗技法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保障边疆群众健康、助力 “健康中国” 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希望本次大会以学术为纽带,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加快朝医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步伐。
主论坛环节,金明玉教授以《朝医四象体质理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题作学术报告。她系统梳理了朝医 “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四象体质的理论源流与分类标准,基于近 10 年延边地区 2.6 万例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首次明确不同四象体质与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 12 种常见病的易感性关联,创新性提出 “体质 — 证候 — 疾病” 动态干预模型。报告中展示的 “四象体质辨识 AI 辅助系统”,辨识准确率达 92.7%,引发与会专家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祖秉忠院长随后以《中(朝)医教育体系构建与成果》为题分享实践经验。他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开设朝医学专业的高校,我校深耕中(朝)医教育,构建起“特色引领、产教融合、育人为本”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在特色学科建设上,学校以朝医学为突破点,依托吉林省朝医药研究中心,联合延边大学等机构打造“理论+实践+文化”课程体系,建成800平方米朝医药文化传承展示馆,成为省级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推动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传统师承+现代职教”模式,聘请12位朝医名家带教,助力学生锤炼技艺。
会议同期举行朝医药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会议,祖秉忠院长当选分会副会长,金明玉教授当选常务委员。两位专家表示,将以此次换届为契机,持续深耕朝医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为打造 “中国朝医药高地” 注入吉林智慧与延大力量。
据悉,本次大会共征集学术论文 208 篇,评选出优秀论文 40 篇,现场集中展示朝医特色技术 18 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延边州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席闭幕式,并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
初 审:林安桐 复 审:梁馨月 终 审:杨晓明 监 制:段世娇
